淺談夜尿症 (II)

淺談夜尿症 (II) – 診斷與治療

 

陳思翰醫師 / 黃書彬 教授

 

夜尿症的診斷

  夜尿診斷方法通常不易且具挑戰性,有睡眠障礙的人因為心理因素也可能會伴隨著夜尿的問題,有在下午或晚上時間服用利尿劑或飲水過多的人也較會有夜尿的症狀,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小心的評估。

  問診部分包含評估病人有無腦部或脊椎疾病或手術,有無心臟疾病或肝腎問題造成周邊水腫。理學檢查部分可做肛門指診以檢查攝護腺大小,括約肌張力的評估,測量血壓以便用藥考量。

  病患本身可以由排尿日誌來做自我評估與監測,可區分夜尿種類。而尿液檢驗可先排除是否有血尿或尿路感染而產生夜尿的症狀,血液檢驗腎臟功能,糖化血色素檢測長期糖尿病控制情形。

  額外可做尿流速測定與殘尿檢查,甚至於膀胱鏡和尿路動力學等,來看是否有排尿功能障礙所引起的夜尿問題。

 

夜尿症的治療

  夜尿症的治療目標在於減少夜間起床解尿的次數,以維持睡眠的品質。除了本身疾病 (如充血性心衰竭,糖尿病等) 的妥善控制外,病人也可以做習慣的改變,例如:減少傍晚至夜間的喝水量,如果腳部或周邊有水腫,可藉由彈性壓力襪得使用或下午時下肢抬高都可以減緩夜尿的情況。

  此外,對於有急迫性尿失禁婦女的夜尿情況,可藉由骨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來加強尿道閉合的肌肉群,訓練方式建議每回合共8~12次慢速收縮,每次收縮維持6~8秒鐘,每天3次,每週3天,持續至少15至20週。

  而在藥物方面,可針對不同診斷來治療而達到夜尿症狀的緩解,以下各別介紹:

  1. 膀胱出口阻塞的治療 - 以α-阻斷劑為主流,可以減少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夜尿症狀,此時要注意如果選用非選擇性α接受器阻斷劑治療夜尿可能會產生姿勢性低血壓甚至有昏厥跌倒的危險性。5α-還原酶抑製劑(男性專用),透過減少前列腺的大小來減緩夜尿症狀。通常至少需要治療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才會慢慢改善。
  2. 膀胱放鬆治療 - 膀胱鬆弛劑(抗乙醯膽鹼)的藥物會增加膀胱容量,並且可以減少膀胱過動,來減緩夜尿症。這類藥物的副作用在於有殘尿增加或排尿困難的風險,用時須審慎評估。
  3. 抗利尿療法 -氨加壓素 ( DDAVP) ,針對夜間多尿的病人,睡前使用來減少夜間尿液的製造。服用此藥物時,要注意低血鈉的發生。

 

結語

  夜尿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會造成慢性睡眠障礙,也可能造成心理負面情緒。夜尿也與老人意外跌倒和骨折的比率增高有關,同時要注意它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因此,適當的自我管理,同時配合醫師的衛教與及藥物治療,是可以改善並克服夜尿的困擾,已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

 

.